5G賦能有多能?
自動駕駛、黑燈工廠、智慧礦山……在17日開幕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,5G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應用展示,讓觀者新奇不已。記者采訪了解到,我國已建成5G基站80多萬個,5G正快速融入千行百業,帶來了產業效率的提升。
5G快速融入千行百業
大會展覽區的屏幕上顯示,數十臺無人駕駛的純電動運輸車在礦區忙碌,挖掘機司機在辦公室手握操縱桿,操作礦區的挖掘機進行裝卸。這是河南洛鉬集團的采礦場景,該公司運用5G技術建成了智慧礦山。
“5G讓礦山作業更高效、更安全,有效地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。”中國電信河南分公司工業客戶中心總監曹全興說。
洛鉬集團的智慧礦山只是5G融入千行百業的一個縮影。記者從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了解到,我國5G應用創新案例已超過9000個,5G正快速融入千行百業,形成系統領先優勢。
5G賦能產業離不開基礎網絡支撐。“我國5G網絡發展領先,截至2021年3月底,我國建成5G基站81.9萬個,占全球70%以上,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。”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大會上說,根據國際測速機構3月份數據,我國移動網絡速率在全球排名第4位,固定寬帶速率在全球排名第16位。
讓傳統產業騰“云”駕“數”
“5G技術具有大帶寬、低時延、廣連接的特點,遠程控制、無人駕駛等應用場景主要是對大帶寬、低時延的應用。”中國電信集團工業行業事業部二部總裁陸晉軍說。
業內專家認為,5G國際標準是分不同版本梯次導入我國的,標準導入的階段性決定了產業化的階段性,進而決定了5G融合應用將分階段滿足各行業大帶寬、低時延、廣連接的應用需求。
中興通訊首席發展官崔麗說,5G技術應用豐富,如果與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技術交織,還會產生聚變效應。當前對產業的影響表現在增效提質上,未來可能會對一些行業進行重塑。
5G賦能產業還需協同攻堅
“十四五”是我國5G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期。5G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同時,將有力提升我國產業數字化水平,發展潛力巨大。預計到2025年,5G將帶動約1.2萬億元的網絡建設投資,拉動8萬億元的信息消費,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2.93萬億元。
業內專家認為,在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,5G必須與行業特有的技術、知識、經驗緊密結合,融合應用非常復雜、難度很大,不能指望淺嘗輒止,需多方協同攻堅克難打硬仗,必須持續發力、久久為功。